受某大學組織部安排,我被選中參加2018年干部延安培訓班學習,接到這個消息,應該說內心很激動,延安是中國著名的革命圣地,從小就非常向往,但一直沒有機會去感受。
7天的學習,內容安排得非常充實,我們參觀了楊家嶺、王家坪、棗園、寶塔山、延安抗日軍政干部大學、南泥灣等眾多革命舊址,到了習總書記下鄉的梁家河村,聆聽了延安干部培訓學院棗園分院的老師多場現場情景教學和專題教學。應該說使我對延安精神有了全面、直觀、深刻的認識,下面談一談個人感受:
一、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顯著特征,雖然延安精神形成已有近七十年的歷史,但延安精神的內核放在今天的現實背景下,仍然對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它讓我認識到: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黨的一條生命線;必須堅持“走歷史必由之路”的政治路線不動搖;“關鍵在思想上建設黨”是黨的建設的正確選擇;為人民服務必須落實在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主要標志的延安精神將永放光芒。
二、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居功至偉,中國革命的勝利,毛澤東思想在全黨指導地位的確立是關鍵,這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在延安的考察學習中,我對此有進一步的認識:從中國共產黨成立至長征到達陜北,中國革命所經歷的兩次勝利、兩次失敗的經驗教訓,讓黨內逐步認識到毛澤東思想符合中國實際,是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正確理論,是在窯洞里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照搬照抄外國的經驗和理論是行不通的。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經歷了長期的實踐過程,特別是延安時期,在延安的窯洞里,在昏暗的油燈下,毛澤東和中共的領袖們進行艱辛的理論創造,并取得了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收錄了毛澤東的著作是159篇,其中在延安13年撰寫的文章,多達112篇,占到了70%以上,可以說毛澤東思想是在延安的窯洞里走向成熟的。1945年4月黨的七大召開,毛澤東思想被寫進黨章,成為全黨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我們才能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這是中國共產黨積極而健康地進行黨內斗爭的結果。從紅軍長征前到延安整風運動,圍繞堅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黨內開展了與王明路線的斗爭。特別是通過延安整風運動,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方針指導下,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得全黨的思想統一于“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三、梁家村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作為知青下鄉插隊的地方,從1969年1月到1975年8月,習近平在梁家河村務農七年。 出身于革命家庭的習近平15歲的時候去延川縣梁家河插隊,在這個當時黃土漫天、偏僻落后的陜北小山村,摸爬滾打7年,自覺的接受艱苦生活的磨練,生活在鄉親們中間,勞作在鄉親們中間。七年的磨練實現了他從不適應到和老百姓融為一體的轉變,也磨練了他堅定的革命意志。七年梁家河下鄉經歷,讓習近平同志懂得了什么叫中國的實際,什么是人民群眾,培養了他感人至深的群眾觀、公仆心?倳浽f過“15歲來到黃土地時,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他的人生成長經歷,讓我們真實感受到總書記當年在接受艱苦環境的錘煉中堅定人生信仰、扎根基層、腳踏實地、努力奮斗的寶貴經歷。